這個真的有可能,為什么?
1、上市前的超預期炒作在今年的大背景之下,中芯國際半年漲幅230%,港資已經(jīng)對其未來成長預期進行超前炒作,中芯國際回A股上市開盤價是95元人民幣,而同期港股市場上的價格只是32元港幣,也就是在A股市場購買一股中芯國際,實際上就可以在港股購買三股,這個泡沫非常明顯,如果我是一個投資者,我會支持港股的中芯國際,而放棄A股的中芯國際,主要原因是兩地在上市前已有炒作的前提下,香港的估值更為合理,更為吸引。
2、中國石油當年的上市背景2007年時中國A股處于歷史大牛市,中國石油上市被所有人看好,因為當時宣傳是“亞洲最賺錢的公司”,其中巴菲特也購買了不少。發(fā)行價是16.70元,開盤價48.60元,收盤價是43.96元,上市當日出現(xiàn)歷史最高點。當時的港股中國石油是多少錢?11.24港元,是中國A股價格的四分之一,也就是同一份中國石油的A股,可以買到四份中國石油的港股,與中芯國際現(xiàn)在的情況差別不大?,F(xiàn)在十多年過去了,中國石油一直依然在尋底的路上沒有停息,現(xiàn)價是4.5元,離46元剛剛是十倍。
3、賽道需不同,任務都相同很多人認為中國石油是傳統(tǒng)產(chǎn)業(yè),沒有發(fā)展空間,中芯國際是高科技,有很高的成長性,兩者賽道不一,不能這樣對比。但實際上兩者上市的任務都是一樣的,都是為了對所在行業(yè)提供了發(fā)展的機會,中國石油上市本來就不是為了股東獲利為目的的,而是為了國企改革;中芯國際上市,本身并沒有產(chǎn)生盈利(因為股票后帶了U,帶U表示發(fā)行的企業(yè)尚未盈利),而是為了中國芯片產(chǎn)業(yè)的未來發(fā)展,這樣對比起來,他們兩者是不是就很像了?
4、價值與價格不能混同無論是中國石油,還是中芯國際,都是有價值的,但價值不等于價格,打比方,一個只值10元的商品,如果你賣5塊,當然是物超所值,個個都夸是好東西;如果你賣50塊,你雖然認同這個商品有價值,但這個價值明顯超出了商品本身的價值,你買15塊的類似產(chǎn)品難道就不香嗎?為什么非得去買50元的?因此,有價值不等于價格高,可以為所欲為!
總結:中芯國際是好東西,但市場炒作是另一回事,如果價格合適當然是值得投資的,但如果價格偏離太遠甚至是太離譜的話,再美好的東西也沒有意義,從這個角度去說,過分炒高的中芯國際,實際上與當年的中國石油沒有任何區(qū)別,請大家理性看待。
中芯不脫離央企模式,也就這樣了吧。還不如加入華為,1塊錢吧,不能再多了。
中芯國際會成為下一個中國石油嗎?中芯國際上市以后一些股民是有此擔憂,中芯國際和當年的中國石油是有些相似的,比如都是天量的融資額度,2007年10月中國石油上市融資668億元,創(chuàng)下了A股首發(fā)融資的歷史記錄,而這次中芯國際這次融資532億元,在A股首發(fā)融資歷史上排名第四,如果是從2010年8月以來的10年來看,那么中芯國際的上市融資額度是這10年中最多的一次。
第二個相同點就是上市之后股價都漲了一波,2007年中國石油上市以后,股價從發(fā)行價16.7元上漲到48元,漲幅達到200%,而這次中芯國際上市后股價也大漲,從發(fā)行價27.46元最高漲到95元,上漲幅度高達246%。
有些股民擔心中芯國際成為下一個中石油的擔心點就是怕95元就是中芯國際回不去的歷史高點,然后股價不斷走低,投資者深度被套。這個擔心到時過度了,因為中芯國際和中國石油有著本質(zhì)的不同。
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國石油的業(yè)績在當時就已經(jīng)見頂了,從2007年到2019年,中國石油的營收從8363億元增長到2.53萬億,業(yè)績增長200%,而同時段中國的GDP從24.7萬億增長到99萬億,增長幅度為300%,中國石油的營收增長幅度比同時段GDP增長幅度低三分之一。而格力電器的營收在相同時段從380億元增長到2000億元,增長幅度為426%,萬科的營收在同時段從355億增長到3678億元,增長幅度為936%,福耀玻璃的營收在同時段從52億元增長到211億元,增幅為300%。作為一家優(yōu)秀的企業(yè),成長性是要高于宏觀經(jīng)濟的增速的,但是中國石油是沒有做到的。
而更加不同的是,中國石油的凈利潤在2007年就已經(jīng)見頂了,在2007年實現(xiàn)了1459億元,這是歷史的高峰,這是中國石油盈利的頂峰,此后再也沒有超越過,2019年僅僅實現(xiàn)凈利潤457億元。
所以所在行業(yè)決定了成長性,石油作為最大的大宗商品,需求的增長性很難高于宏觀GDP的增長性,但是芯片行業(yè)不同,中芯國際所在的芯片行業(yè)是一個快速發(fā)展的行業(yè),尤其是在國產(chǎn)替代進口的背景之下,增長性更是會大大快于宏觀經(jīng)濟增速。2019年芯片進口額高達3000億美元,是我們國家進口最多的商品,石油的進口額都只能退居第二。
芯片不僅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終端市場,未來隨著網(wǎng)速的進一步提升,在產(chǎn)業(yè)互聯(lián)網(wǎng)上也有更廣泛的應用,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,而且增速還很快,中芯國際面對的是一個巨大的市場,而目前來看,中芯國際是最具有潛力的芯片企業(yè)。
臺積電目前的市值是3500億美元,雖然中芯國際和臺積電有著巨大的差距,無論是技術還是產(chǎn)能,還是營收,都具有巨大的短時間內(nèi)無法彌補的差距,但是這從另一個層面來看,這也恰恰是機會所在,臺積電二季度營收737億人民幣,凈利潤更是高達287億人民幣,而中芯國際的二季度財報還沒有出來,2019年二季度的營收大概是56億人民幣,2019年全年營收也不過是220億人民幣,2019年全年凈利潤為18億元人民幣。
總的來說,中芯國際面對的市場潛力比中國石油面對的要大得多,成長性要好得多,中芯國際不會成為下一個中國石油,兩者不具備可比性,如果非要找一個的話,京東方可能更合適,現(xiàn)在中芯國際的估值明顯是需要的,盡管營收比2007年增長了10倍多,但是市值卻只有2007年高點的三分之一,所以過高的估值就是透支未來的業(yè)績,哪怕未來業(yè)績會很好,也需要很長時間來消化,中國平安也是一個例子,到2017年底才超越了2007年的股價高點,盡管業(yè)績已經(jīng)增長了10倍。